現場展示大師傳承、電視直播美輪美奐、網絡展銷豐富多彩。非物質文化遺產,是歷史文化的活化石、是“民族記憶的背影”。6月17日,“湖湘家傳-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銷活動”在上海徐匯區環球港精彩亮相。去活動現場、上紅網“紅1品”特色商城、看湖南衛視快樂購……“湖湘家傳”等你來淘。
  經濟基礎的強弱決定著國家地位的高低,而文化實力的大小則決定了國家未來的盛衰。作為衡量社會進步的軟實力,國家對於文化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。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,黨中央提出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,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實施方案,而全國各省市也紛紛結合自身實際積極發展相關文化產業。此次湖南省在上海徐匯區舉辦“湖湘家傳-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銷活動”,正可謂是恰逢其時。藉此非遺展銷宣傳活動,湖南文化產業發展必將如沐春風,從而引領“小康湖南”邁向新臺階。
  說到文化產業,我們不妨來品讀一下這次非遺文化展銷背後的湖南內涵。俗話說,“惟楚有才,於斯為盛”,從近代起,三湘大地上養育出了曾國藩、左宗棠、齊白石等一代名人,更有毛澤東、劉少奇、彭德懷等一代偉人,這些風雲人物,用他們的治世情懷,塑造了可歌可泣的“淳樸重義”、“勇敢尚武”、“經世致用”、“自強不息”的湖南精神。鮮明的湖湘文化精神,又敦促著湘人子弟不斷地在社會變革的道路上敢為人先、銳意進取,在文化領域的發展中獨樹一幟、獨領風騷。
  豐富的湖南文化內涵,也不斷地反哺著文化產業的發展。據統計,2008年湖南省文化產業生產總值達1380億元,增加值680億元,而這一數據到了2012年已增加到2730億元,增加值約1175億元。藉著湖南悠久的歷史內涵,文化產業儼然已經成為新時期推動湖南經濟增長的新型支柱產業,這次湖南省在上海精心組辦展銷會,向世界展銷湖南多彩的非遺文化,對於湖南文化印上世界的標簽具有著不可估量的現實意義。
  不論從展銷會的選址、設計,還是展銷品的規模、營銷模式,我們都不難感受出湖南省委省政府在宣傳湖南文化內涵、發展湖南文化產業方面的決心。當然,酒香也怕巷子深,在如何推廣湖南文化上,湖南省並沒有固步自封,可以看出,這次展銷會走的是場內場外、線上線下的營銷模式,尤其是電商平臺的搭建,更是讓傳統的事物,搭上了網絡時代的快車,濃重的湖南文化內涵,在這四海一家的時代潮流中,又一次精神抖擻地走向了全世界。
  雖然這隻是一場非遺物質展銷會,可是我們卻深深地感受到了湖南省實施文化產業“走出去”戰略的雄心大志,當然,湖南省有這種走向世界的文化底蘊和底氣,拋開那些燦爛的文化歷史不說,這次展銷會上推出的非遺11大類近320項、非遺傳承人200餘人,就已經代表著湖南精品文化的縮影,足以讓國人及世界民眾矚目。而通過這種非遺展銷會的文化營銷模式,一方面既能促進國家對非遺物質文化的保護,另一方面又能將這種非遺文化轉換成推動“小康湖南”建設的強大動力。常駐非遺之路品讀文化內涵,我們自然也有理由相信,隨著湖南精品文化逐步走向世界,“小康湖南”的實現,也必將指日可待!
  文/韓論  (原標題:常駐非遺之路品讀文化內涵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h22ghpsu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